歡迎關注中華慈善總會官方微信
一、設立背景
【兒童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洗手有時比戴口罩還重要!】 中國教育健康教育中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健康教育手冊(第二版)》指出,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簡便有效的措施之一。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斷接觸到被病毒、細菌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時正確洗手,手上的病原體可以通過手和口、眼、鼻的黏膜接觸進入人體。通過洗手可以簡單有效地切斷這一途徑,保持手的清潔衛生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防護建議中,第一條就是洗手。不僅新冠疫情防控如此,近年來手足口病、諾如病毒、冠狀病毒等在兒童間施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兒童生活環境清潔,可以起到有效的預防作用。
【“小泥娃”,健康隱患不容忽視】 愛玩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喜歡到處摸摸碰碰,很容易在手上沾滿各種病毒、細菌。加上很多兒童沒有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對細菌、病毒的抵抗力也比成年人更脆弱,屬于易感人群。特別是在一些偏遠落后地區,兒童生活環境較差,基礎衛生服務薄弱,父母外出務工或給予關注不夠而缺乏健康清潔衛生習慣,手臉臟了不能及時洗、玩耍后直接吃飯、困了用小臟手揉眼睛、飯后不擦嘴漱口、直接喝生水,理發、洗澡都不能定時保證,衣著也常伴著污垢,甚至沒有獨立的清潔衛生用品……
【良好的衛生習慣,讓孩子受益終身】中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說:“教育是什么?就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庇逃衣蹇苏J為:“事實一切教育都歸為養成兒童的良好習慣,往往自己的幸福歸于自己的習慣?!绷己眯l生習慣不僅能抵御病毒入侵,形成自身免疫防護,打下變強壯和實現健康快樂成長的基礎,也會潛移默化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成為他們一生受用的保護鎧甲。
二、項目目標
【從洗手洗臉開始,養成一個干凈娃娃】給孩子送一套衛生防護用品,從洗手洗臉開始,教育培養兒童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衛生習慣,減少疾病和疫情的發生,積極促進兒童素質全面發展。
三、受益對象
欠發達地區的幼兒園及小學學生。
重大災害發生時,受災地區的幼兒園及小學學生。
1、上述費用包含物資包裝、分裝、稅費、運費、物料印刷成本等。
2、本項目由中華慈善總會和各地慈善會等慈善機構聯合開展。上述標準由中華慈善總會統一制定,各地方慈善會等執行機構采購,各地因市場供貨情況實時變動,會提供同質量不同品牌的產品。
五、執行計劃
掃描上述二維碼參與中華慈善總會與各地慈善會的聯合募捐活動。
項目計劃聯合各地慈善會等慈善機構,通過聯合募捐等方式籌集善款。項目面向全國基礎衛生服務薄弱、個人衛生習慣落后的有需要地區,為幼兒園及小學學生提供必要的衛生設施,保障兒童的衛生健康,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首批聯合募捐活動將由中華慈善總會出具500萬元配捐資金(愛心企業捐贈),以1:1的比例進行配捐,即公眾每捐贈1元,中華慈善總會配捐1元。此外,聯合募捐活動每為孩子籌集到一份習慣養成包(200元),青島威巴克消毒技術有限公司將免費配捐一瓶市場價值128元的威巴克除菌水。
六、項目特點
參與便捷:可通過中華慈善總會網站、微信公眾號和騰訊公益等網絡平臺參與。
有針對性:可選擇為自己的家鄉或者重點關注地區兒童,有針對性地捐助支持。
體驗性強:將獲得中華慈善總會的捐贈票據、捐贈證書和感謝信。
七、管理費說明
管理費為總募集金額的10%,中華慈善總會和執行機構各占5%,主要包括公益及執行機構的行政支出(包含項目調研、評估、審核、回訪等相關費用)、一線工作人員的人力成本(運營人員、財務、志愿者補貼等)、必要的辦公支出(房租、水電、網絡、捐贈票據回寄等)。
八、關于我們
中華慈善總會成立于1994年,是經民政部批準依法注冊登記的全國性慈善組織。有以下三個顯著特點:
自創立至今,一直堅持“不要一分財政撥款,不要一個行政事業編制,不要一位現職公務員”的準則,開辟了一條民間性社會組織的發展道路。
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家以“慈善”命名的全國性社會組織,也是《慈善法》頒布后第一批經民政部批準獲得慈善組織資格和公開募捐資格證書的社會團體。
2008年、2013年、2019年連續三次被民政部評為“5A級基金會”,每年接受民政部、審計署、第三方機構、捐贈人、媒體和社會公眾的全方位審計、評估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