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中華慈善總會官方微信
2023-05-24 16:05
來源:本站
5月21日是第三十三次“全國助殘日”。今年“全國助殘日”的主題為“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集中體現了中國殘疾人事業的宗旨、理想與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殘疾人事業高度重視,社會包容環境持續改善,逐步形成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風尚。中國殘疾人事業在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的嚴峻考驗下,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國各族人民同步走入小康社會,順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今日中國,殘疾人生存狀況持續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顯著提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提升,扎實而有力。
數據:殘疾人事業的堅實腳步
5月15日,中國殘聯在北京召開“全國助殘日”主題發布會,介紹了在殘疾人重點領域的工作進展情況。
近年來,中國殘聯會同有關部委共同推動殘疾人司法保護工作,有效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通過開展殘疾人法治宣傳教育,增強殘疾人依法維權能力;持續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通過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立法、積極指導各地開展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截至2023年3月31日,全國共完成改造68.05萬戶,推動提升殘疾人生活品質;完善殘疾人維權工作機制,持續提高殘疾人維權工作合力,促進將殘疾人權益保障納入國家發展大局。
2021至2022年,全國共有1707.46萬名殘疾人得到基本康復服務,341.8萬名殘疾人得到輔具適配服務,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穩定在85%以上。截至2022年底,全國各類殘疾人康復機構達11661個,康復機構在崗人員達32.8萬人。
“十四五”以來,殘疾人脫貧攻堅、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2年,共有76.7萬名殘疾人納入易返貧致貧監測范圍;全國特殊教育在校生達到91.85萬人,特殊教育學校2314所,特殊教育專任教師7.27萬人。2022年,有136.2萬人次殘疾學生得到教育資助,3萬余名殘疾學生被高等院校錄取;2022年,全國新增城鄉殘疾人就業59.2萬人,較上年增加18.4萬人;截至2022年年底,有1045.5萬殘疾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殘疾人達2761.7萬名,參保率超過90%。截至目前,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已惠及1169.4萬名困難殘疾人和1533.1萬名重度殘疾人,全國30個省(區、市)建立起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切實維護了廣大困難和重度殘疾人的切身利益。
藍皮書:走向未來的殘疾人事業
5月15日,中國人民大學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共同在京發布殘疾人事業藍皮書:《中國殘疾人事業研究報告(2023)》。
《藍皮書》分為總報告、專題報告、地方報告、附錄4個部分??倛蟾嬷赜涗浟?022年中國殘疾人事業的重大事件、政策進展以及所面臨的主要挑戰,提出了未來5年殘疾人事業應重點關注的城鄉均衡發展、區域協調進步以及殘疾人理論創新等問題;提出推動殘疾人康復健身體育、競技體育協調發展等建議。
專題報告以殘疾人就業創業為主要內容,全面分析了殘疾人就業創業中存在的不足與當前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提出持續優化就業環境、完善就業政策與保障體系、創新就業培訓、提升殘疾人自身素質等措施與建議,并對推動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西部地區殘疾人就業以及盲人按摩和殘疾大學生就業提出全方位、多樣化的系列措施與建議。
地方報告以廣東、浙江、福建、江西為樣本,全面總結了4地在殘疾人事業的領導工作機制、社會保障制度、關愛服務體系、殘疾人權益維護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和典型做法。提出了未來殘疾人事業質量全面發展、區域協調進步和推動實現殘疾人共同富裕的對策和建議。
《藍皮書》提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需要重點關注城鄉均衡發展、區域協調進步和理論創新等三個方面的問題。受各種因素的制約,農村殘疾人事業一直未得到全面發展;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尚待提高;殘疾人家庭相對經濟差距日漸擴大,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需要城鄉一體化統籌;為殘疾人服務的社會組織嚴重不足,重度殘疾人護理照料水平與生存質量普遍偏低,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亟須完善;殘疾人居住環境較差,家庭無障礙改造難度大;殘疾人權益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同時,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的殘疾人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嚴重不足。普遍存在殘聯基層組織薄弱、社會參與度不高、服務能力有限等問題。目前,雖然基本形成了以政府公共服務、殘疾人專業機構服務、社區服務、社會組織服務與殘疾人自助服務等為主體的服務體系,但服務能力、服務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此外,中國殘疾人理論研究相對滯后,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水平亟待提升?!端{皮書》建議加強殘疾人理論研究工作,總結中國特色殘疾人事業發展經驗,持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創建殘疾人理論的“中國體系”,為國際殘疾人事業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助殘行動:善與愛讓缺憾成為完美
人間萬物,日有陰晴,月有圓缺,自古難全。而在無數的陰晴圓缺之間,正是人們生活的本質、生命的質感與缺憾的完美——誰說斷臂維納斯不是完美的作品?誰說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樂》不是至美的經典?誰說海倫凱勒的經歷不是華美的人生?
缺憾與完美,從來都是相對的存在。也正因為有了缺憾,才有了彌補缺憾的美好的藝術、慈善與人生。人類頑強的生命總在不斷證明:缺憾正是追求完美的根因、創造完美的動力。對于那些砥礪奮斗者的人生,缺憾就是完美本身。
“全國助殘日”期間,各地紛紛組織開展豐富多彩、溫馨感人的主題活動,為“全國助殘日”添加了一個善與愛的注腳,也成為全年持續開展助殘活動的一個真實而閃亮的縮影。
5月16日,由湖南省長沙市殘聯、市文明辦共同主辦的“善耀星城 與愛同行”全國助殘日活動暨新時代學雷鋒扶殘助殘“善行四十佳”頒獎典禮舉行。陳雪姣、鄧洋等“十佳愛心個人”,鄔思南、彭朝輝等“十佳基層殘疾人工作者”,陶福祥、蘇雄艷等“十佳自強模范”以及天心區裕南街街道東瓜山社區、長沙市出租汽車公司藍的雷鋒車隊等“十佳愛心集體”閃亮登場,接受禮贊?!吧菩兴氖选痹u選活動啟動于2013年,至今已連續舉辦10屆,共有400個集體(個人)榮登金榜,成為長沙全市精神文明建設的獨特標志與靚麗名片。
5月7日至5月21日,中國助殘志愿者協會社會工作委員會等單位聯合舉辦“樂享陽光·無懼未來”主題文化周活動,旨在為殘疾人參與文化活動搭建優質平臺,持續滿足他們的文化需求,增強其精神力量與勇敢面對生活的意志品質。文化周活動從心理健康、科學養生、普法案例等多方面為殘疾人朋友帶來了豐富的文化體驗,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懷關愛。
5月12日,貴州省貴陽市第八屆殘疾人藝術作品展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介紹了貴陽市要辦好一次大型文藝展覽、一次殘疾人農特產品和手工藝品展示推介、一次主題宣講、一次困難殘疾人走訪慰問、一次殘疾人專場招聘會等“全國助殘日”主題活動計劃。5月17日,殘疾人藝術作品展開幕,共展出來自貴陽市10個區(市、縣)的殘疾人書畫愛好者和省、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各類作品224件。作者年齡最幼者6歲,最長者81歲。相較歷屆,本屆展覽為作品數量最多、類別最為豐富、作者年齡跨度最大的一屆。
5月11日,山東省濟寧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寧市“全國助殘日”系列活動計劃,其中包括濟寧市志愿助殘總聯盟授旗、關愛殘疾人體驗“無障愛”志愿服務、走訪慰問、“陽光伴我行”兒童輪椅捐贈、脊髓損傷者“希望之家”生活重建康復訓練營、全市規范化殘疾兒童定點康復機構建設推進會暨康復技術人員培訓班等活動。
“全國助殘日”期間,湖北省襄陽市殘聯組織市殘疾人康復中心等單位開展“襄愛匯殘—關愛殘疾人輔具送到家”專項行動。對轄區內持證殘疾人輔具需求進行全面摸底,將重度、家庭困難、一戶多殘、就業就學年齡段的殘疾人優先納入救助范圍,通過科學實施輔具適配,集中或上門服務助力殘疾人改善生活,提振信心,笑對未來。(李濟慈)